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冉學東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四季度例會中再次提出“防范資金空轉”的要求,筆者理解針對目前市場情況,資金空轉可能主要是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發放貸款不是很積極,將銀行資金要么購買同業存單,要么進行債券投資,導致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大增的情形。
1月10日上午,央行宣布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債券,債券市場大跌,收益率大漲。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
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近期在發表的文章中稱,針對銀行業低水平“內卷”問題,進一步強化自律管理,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堅決不打“價格戰”。貸款端,在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基礎上,堅持定價即經營,不發放稅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貸款,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防止資金淤積空轉。存款端,加強招投標利率自律管理,落實“利率調整兜底條款”自律倡議,持續規范利率定價行為。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同比少增加了6.26萬億元,住戶存款少增加了5.5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76萬億元,去年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只增加1.9157萬億元,由此可見,今年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了3倍多。
由此我們知道,為什么居民存款增幅下降這么多,主要是一部分存款轉移到了非金融機構存款,購買銀行理財、基金和保險等金融產品。
其中,銀行理財產品是吸金大王,今年11月份銀行理財規模突破30萬億元大關,而去年11月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7.3萬億元,那么今年前11月凈增加3萬億元左右。而債券、基金、保險產品也是居民存款轉移的一個方向,這導致今年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幅較大。
同時,今年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較多,一方面是企業財務管理更加精細化,另一方面反映了企業投資預期較低,貸款派生存款增速在下降。
以上數據表明,資金空轉的結果是,非金融企業所得到的融資量是減少的,說明資金是淤積到了非銀機構里,這時候,債券收益率下行通常較快。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一直處于牛市當中,債市收益率持續下行,尤其是30年期和10年期國債,一度突破多個關鍵關口,目前,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6%,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到了1.8%。而截至2025年1月1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4.5590%,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90%,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92%,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09%,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45%?。
正在進一步拉大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利差,對人民幣匯率構成巨大壓力。
所以權威部門將此前降準降息的表述前,增加了“擇機”兩個字,就是說目前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并未將資金流向實體經濟,而是淤積的非銀金融機構里,并未達到政策的目的,還會強化由此導致的不良影響,比如,市場預期繼續降息降準,會引發非銀機構收益率繼續下行的預期,于是資金進入金融市場,而資金進入金融市場后,會導致收益率繼續下行,那么居民存款繼續搬家,進入非銀機構的賬戶,而不是實體經濟。
2024年以來,債券收益率的持續下行引發監管部門多次提示風險,但是市場認定未來央行的寬松政策,加上存款搬家的雙向強化,非銀部門為避免空倉,資金涌入債券市場,每次提示風險后,市場都會有所調整,但是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只有最近的兩次效果較好,一次是9月24日,央行宣布了三項重磅政策:一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二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并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三是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
這項政策推出后,債券市場連續調整,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主要是市場對未來經濟復蘇的預期。
還有一次就是本次,市場預期監管層已經看到資金空轉的嚴重,政策中心更加傾向于匯率,寬松政策有所收斂,由此導致市場開始調整,收益率有所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不大,目前還在觀察監管進一步的動作。
筆者認為,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經濟體,貨幣尚未成為穩固的全球結算貨幣,過于寬松的貨幣預期并不一定奏效,更加需要有效的結構性改革政策,將資源配置到效率高的領域,才能擺脫目前的通縮預期。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