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K藥“藥王”保衛戰,禮來和諾和諾德的GLP-1市場份額之戰以及艾伯維與賽諾菲的自免“霸主”之爭。三場戰事背后,釋放出MNC怎樣的焦慮與野心?
伴隨2024年接近尾聲,全球暢銷藥榜單備受業界期待。
近日,Nature雜志官網上刊登的一篇報告揭曉了答案。如果從單藥銷售額角度,有望達到31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K藥自然繼續衛冕,但如果統計司美格魯肽整體銷售額,根據該報告預測,降糖版Ozempic和減重版Wegovy加起來就已經達到了356億美元。K藥僅坐了1年的“藥王”寶座,就無奈讓出。
眼看K藥第一寶座危矣,默沙東尋下一超級重磅炸彈的決心極猛。E藥經理人根據營收TOP10跨國藥企的三季報統計,與2023年相比,默沙東仍然以其高額投入蟬聯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營收)最高的MNC,另外,強生在今年逆襲,成為了除了默沙東、羅氏外,研發費用率最高的MNC之一。
如今,全球制藥企業的研發回報率已從二十年前的15%,跌至了如今的6%。對此,MNC正在通過“狠砸錢”的方式來補足彈藥、沖擊暢銷藥榜單。
沒有硝煙的戰爭
2025年全球10大暢銷藥預測榜單中,暗藏的三場激烈戰事值得關注:K藥“藥王”保衛戰,禮來和諾和諾德的GLP-1市場份額之戰,以及艾伯維與賽諾菲的自免“霸主”之爭。三場戰事背后,隱含了MNC們從腫瘤霸主戰,走向非腫瘤爭霸賽場的焦慮與野心。
在抗腫瘤治療獨領風騷的K藥,在全球處方藥銷量排行榜的統治地位卻如曇花一現。
K藥作為新任藥王,其“笑傲江湖”大約只能維持兩年的時間,據Nature預測,在2025年,K藥便會被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以迅猛之勢超越,后者成為全球新藥王。
2023年,K藥終于成為了全球最暢銷藥物,坐上這個“鐵王座”,K藥整整廝殺了9年。只是隨著司美格魯肽的橫空出世,讓K藥似乎不得不提前“退位”。
但司美格魯肽上位后又能保持多久?
禮來的替爾泊肽正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崛起,不僅是增速最快的超級重磅炸彈,也直追司美格魯肽。
替爾泊肽的出現,讓原本由司美格魯肽主導GLP -1市場格局泛起波瀾。司美格魯肽憑借先發優勢,在減重與糖尿病治療等適應證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但禮來替爾泊肽也不甘示弱,銷售額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短時間內便對司美格魯肽的霸主地位形成強有力的威脅。
如今,產能成為了這兩大巨頭新的角力點,誰能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市場需求上更勝一籌,誰就有望在這場GLP -1市場份額的爭奪戰中脫穎而出。
另外,2025年暢銷藥榜單預測中,艾伯維瑞莎珠單抗有望躋身全球TOP5。痛失藥王地位不久的艾伯維,現仍在消化修美樂專利懸崖的陣痛期,但其自免布局的多款產品已經在持續高增長,典型即如兩大核心產品瑞莎珠單抗和烏帕替尼。
值得注意的是,若單看自免賽道,賽諾菲的度普利尤單抗是如今的賽道之王。度普利尤單抗在上市的第一年(2017年),銷售額僅為2億歐元,但到2019年,已經翻了超10倍,達到21億歐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更是超越了艾伯維的修美樂、強生的烏司奴單抗,成為新一代自免“藥王”。
度普利尤單抗的大爆發,得益于其持續在臨床應用與市場推廣等多方面展開全面攻勢,根本原因在于不斷拓展適應癥。自2017年獲批特應性皮炎適應證后,度普利尤單抗已在全球范圍內獲批了7個適應證,包括哮喘、結節性癢疹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據Nature預測,度普利尤單抗有望在2025年登頂第4名。而度普利尤單抗和瑞莎珠單抗雙方在創新藥物研發投入、臨床試驗進展、市場渠道拓展等維度展開激烈角逐,都意圖在 2030年的暢銷藥榜單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這場自免霸主之爭充滿懸念,結果如何,尚待時間揭曉。
新霸主將來自何方?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GLP-1類產品至少在接下來10年內都將霸占全球暢銷藥的頭部位置。不過,戰場似乎即將轉移,但市場的主要爭奪者仍然是諾和諾德和禮來的對抗,以及“自我超越”。
如果說2025年的GLP-1競爭仍然以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為主,到了2030年,戰爭的主力將是多靶點制劑、復合劑和口服類的GLP-1產品。
事實的確如此。Evaluate Pharma曾在另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到了2030年,諾和諾德的GLP-1新品CagriSema將登入戰場,該產品是司美格魯肽的“升級版”,由司美格魯肽和另一種腸激素組成。Evaluate Pharma預測其2030年銷售額或將超過200億美元。
不過,就在今天,諾和諾德更新了CagriSema最新臨床數據,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但并不及此前預測的25%,這也導致諾和諾德股價在盤前就下跌了21%。
而禮來的“前鋒”也或將換成小分子口服GLP-1產品Orforglipron以及GLP-1R/GIPR/GCGR三靶點產品Retatrutide,有分析師預測兩款產品都有望在2027年登陸市場。
除了已經押寶GLP-1類產品的禮來和諾和諾德,全球頭部跨國藥企似乎都在為未來的增長曲線而焦慮。
最“焦慮”的可能就是BMS,伴隨收購新基獲得的幾款血液產品,以及抗凝藥Eliquis的專利懸崖,BMS按照整體收入排名,已經跌至TOP10的尾端。不僅如此,有海外分析機構統計,按照2025-2029年收入預測,BMS因藥品專利到期可能損失的收入比例可能高達76%,排位第二的GSK可能會損失56%,現如今GSK已經跌出營收TOP10行列。
當然,BMS的“自救”方式也十分直接——增加投入。E藥經理人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TOP10藥企的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營收)顯示,BMS的研發費用率約為22.16%,相較于其營收落于榜單尾部,在研發費用率榜單中,BMS達到了中游水平。
另外,默沙東再次通過超30%的研發費用率成為榜單第一。面對2025年,K藥即將跌下“藥王”寶座,默沙東依舊想要持續鞏固其在抗腫瘤領域的霸主地位。前腳剛被康方生物的PD-1/VEGF雙抗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頭對頭擊敗,后腳就豪擲數十億美元拿下禮新醫藥同靶點雙抗。
當然,有得也有舍。伴隨TIGIT抗體研發項目紛紛折戟,在聯合療法并未能打敗K藥的單藥療效之后,本周默沙東也最終放棄了其TIGIT抗體Vibostolimab的開發。同時被默沙東放棄的還有一款抗LAG-3抗體Favezelimab。
事實上,在一款新藥的研發成本持續攀升,研發回報率卻屢屢創新低的今天,憑借現金流和舉債杠桿能力積累彈藥幾乎成了MNC抵抗專利懸崖的主要手段。
據海外機構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統計,默沙東的現金儲備和舉債杠桿能力在MNC中只能位列第二,排位第一的強生實力不容小覷。
可以看到,強生憑借接近26%的研發費用率在營收TOP10藥企中僅次于默沙東和羅氏。但這也折射出其現有管線“青黃不接”的焦慮。根據上述Nature和Evaluate Pharma的報告,強生的抗腫瘤產品達雷妥尤單抗仍在保持高增速,甚至到了2030年也能位列十大暢銷藥之中。
除此之外,在抗腫瘤領域,強生與傳奇合作的BCMA CAR-T療法西達基奧侖賽、ERLEADA、埃萬妥單抗等新產品也都在持續為其業績輸血。
但這似乎未能趕上強生部分產品下滑的速度。畢竟今年前三季度強生創新制藥的收入增速僅為3.9%(CER),其引以為傲的自免業務增速僅有1%。強生創新制藥何時能依靠新產品重拾業績高速增長,成為對其的考驗。
整體來看,當MNC通過“砸錢”的手段找尋新增長點,高價值成為他們BD/并購的共同特征。以2024年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為例,被大型跨國藥企青睞的項目,要么是獨特分子設計的抗腫瘤管線,要么未來市場空間廣闊,要么已經取得優異臨床數據并且具有FIC/BIC潛力。
此外,無論是MNC的BD/收購方向,還是2030年的暢銷藥預測,都暗示出除了腫瘤和免疫外,神經科學和心血管領域似乎是MNC共同押寶的新方向。有公開數據統計,2010-2024年,各個適應證資產平均被并購價格中超過25億美元的僅有免疫、心血管、CNS。
本文作者:Erin?Kathy,來源:E藥經理人,原文標題:《新“藥王”誕生!K藥掙扎,艾伯維、賽諾菲自免霸主爭奪戰開啟》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