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8日,巴沙爾·阿薩德及家人已經抵達俄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為其提供了庇護。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稱,俄羅斯一直支持為敘利亞危機尋求政治解決方案,俄方的出發點是在聯合國的主持下恢復談判。
阿薩德抵達莫斯科(圖源:央視新聞)
同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經與敘利亞境內武裝沖突各方談判并指示和平移交權力后,巴沙爾·阿薩德決定辭去敘利亞總統職務并離開敘利亞。
俄羅斯曾派兵援助阿薩德,幫助收復領土
在此次敘利亞局勢突變之初,俄羅斯方面就明確表示,將會繼續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12月2日,俄羅斯軍方發布通報稱,在俄羅斯空天部隊協助下,敘利亞政府軍在過去24小時擊斃至少320名叛亂武裝分子,并摧毀了63套軍事裝備。
敘利亞政府軍在哈馬作戰時的畫面(圖源:央視新聞)
實際上,在多年的敘利亞內戰時期,俄羅斯的作用就非常關鍵。
2011年,敘利亞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示威活動隨后在美西方的拱火下演變為武裝沖突,敘利亞陷入內戰。政府軍及其盟友與世俗派反政府武裝、遜尼派反政府武裝、庫爾德反政府武裝以及極端組織勢力之間展開混戰。
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亂崛起,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占領大片地區。同年美國組建多國聯軍,未經敘政府允許即以打擊“伊斯蘭國”的名義派兵進入敘利亞。美國還以反恐名義扶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助其控制敘北部大片土地。
2015年,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請求出兵,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境內極端組織。2016年底,敘利亞政府軍收復阿勒頗。
經過多年戰斗,由俄羅斯、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奪回了被叛軍占領的大部分領土。但是,一些零散的組織仍然控制著該國一些小片地區,隨著他們不斷改組和爭奪地盤,在這一地區的戰火從未停歇。
無暇顧及敘利亞政府,阿薩德被迫離開
此次敘利亞局勢變化之快出乎許多人預料。短短兩周時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于12月8日表示,已控制首都大馬士革并“推翻了阿薩德政權”。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遭空襲(圖源:央視新聞)
輿論和分析人士認為,反政府武裝能在戰場上進展迅速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敘政府主要盟友受到削弱且注意力分散,對政府軍支持力度減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說,敘政府軍的主要盟友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在巴以和黎以沖突中被削弱,俄羅斯則因俄烏沖突無暇顧及敘利亞。
第二,反對派武裝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發文說,敘反對派武裝多年來不僅一直加緊訓練,還建立軍事學院培養指揮人員,并發展軍事工業提升武器裝備技術水平。他們在近期交火中運用新戰術戰法,大量使用無人機、紅外夜視鏡等先進裝備,對政府軍造成壓迫。另有分析指出,反對派武裝在近期交火中大搞“認知戰”,廣泛散布不利于政府軍的謠言、視頻等,以動搖政府軍軍心。
第三,敘經濟持續惡化,削弱了敘政府的經濟基礎。敘政治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奧馬里指出,美西方制裁封鎖導致敘利亞承受石油出口中斷、貨幣嚴重貶值、失業率高企等多重壓力,經濟與民生深陷困境。半島電視臺網站文章分析說,敘政府財政緊張,為減少開支復員了大批現役和預備役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線部隊的作戰能力。
隨著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進入首都大馬士革,阿薩德的去向令人關注。此前有消息稱,阿薩德已離開大馬士革,有可能去往曾經幫助過他的俄羅斯。
俄羅斯提供了什么庇護?
12月8日,俄媒報道稱,巴沙爾·阿薩德及家人已經抵達俄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為其提供了庇護。
同日,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鑒于敘利亞近期所發生的事件對該國和整個地區的嚴重影響仍未可知,俄方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集緊急閉門磋商。
阿薩德(左二)與普京(右二)(圖源:央視新聞)
據了解,給予庇護是國家的一項權利,即國家在國際法上有給予個人以庇護的權利。1967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領土庇護宣言》認為,一國政府可以酌情決定是否給予其政治庇護資格。給予庇護的權利是國家從它的屬地優越權引申出來的。一國在其本國領土內對所有的人都有管轄和保護的權利。一個被追訴或追捕的人,一旦進入另一國家的領土,就處于所在國的管轄之下,追訴或追捕他的國家就不能在其所在國領土范圍內繼續進行追訴或追捕。根據俄羅斯法律,批準政治庇護需要俄羅斯總統簽字。
目前,美國方面已表態,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被推翻,但同時也對該國政治過渡期間的不確定性提出了警告。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表示,敘利亞是中東地區的中樞神經,敘利亞的事態發展大面積影響中東地區的國家。2016年以來,敘利亞的局勢已經大致進入了一個僵持的局面,特別是敘利亞政府逐漸和中東地區大多數國家的關系趨于正常。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果現在敘利亞局勢大變,重新陷入內戰那樣一種狀態,使得中東地區在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巴以沖突尚未平息的局面下,敘利亞又成了新的亂源,將嚴重損害中東地區國家的安全。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外交部官網、環球人物、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