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攻占首都大馬士革,并宣布敘利亞政府倒臺。作為“敘利亞第一家族”,阿薩德家族已執掌政權54年,但在反政府武裝閃電戰攻勢下一路潰敗,短短10天便垮臺。目前,敘利亞國家軍隊稱“阿薩德政權已宣告結束”,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本人也已離開大馬士革,目前不知所蹤。
在巴沙爾·阿薩德出任總統前,“阿薩德總統”的稱號原屬于他父親哈菲茲·阿薩德。哈菲茲17歲時加入敘利亞復興黨,并將自己的原本姓氏“瓦赫什”改為“阿薩德”,意為“獅子”。1970年,哈菲茲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統治敘利亞近30年,讓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小國成為中東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阿薩德家族所在的阿拉維派屬于敘利亞少數教派,相比大多數國民所在的遜尼派,數量上并不占優。但哈菲茲牢牢把控敘利亞政治、軍事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國內威望至今無人能及,還曾被前阿盟秘書長馬吉德盛贊為“戰爭年代與和平時期的英雄”。
2000年6月,哈菲茲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原本哈菲茲的長子巴西勒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但他1994年因車禍去世,繼承總統之位的任務自那時起便落到次子巴沙爾肩上。和哥哥不同,原是眼科醫生的巴沙爾從未想過從政。但為了讓巴沙爾順利坐上總統之位,敘利亞議會緊急修改憲法,將總統的最低年齡限制從40歲降到了34歲,給時年34歲的巴沙爾清除了法律上的障礙。
隨后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巴沙爾作為唯一候選人毫無懸念高票當選,并同時出任復興黨領導人和軍隊總司令。上臺后,巴沙爾曾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促進經濟革新改善民生、著力打擊貪腐;注重信息技術發展,以此“讓國家能夠趕上21世紀的步伐”。這些改革措施,一度被譽為“大馬士革之春”。
盡管敘利亞2000年至2010年間的人均GDP翻了一番,但受益者卻只集中在少數精英群體之中,普遍的貧困、失業和腐敗引發公眾不滿,再加上2000年代末的嚴重干旱和石油資源減少等因素,“大馬士革之春”很快結束。
持續惡化的經濟狀況也削弱了敘政府的執政基礎。敘政治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奧馬里指出,美西方制裁封鎖導致敘利亞承受石油出口中斷、貨幣嚴重貶值、失業率高企等多重壓力,經濟與民生深陷困境。據半島電視臺分析,敘政府財政緊張,為減少開支復員了大批現役和預備役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線部隊的作戰能力。
為維持家族統治,阿薩爾父子曾多次對反對派進行殘酷鎮壓。父親哈菲茲于1982年對穆斯林兄弟會發起的武裝鎮壓行動至今仍是中東歷史上最暴力的鎮壓之一。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統計,行動在3周內造成約3萬至4萬名平民死亡。
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浪潮蔓延至敘利亞,大批民眾走上大馬士革街頭,反對巴沙爾的獨裁統治,要求政府推進民主改革。阿薩德出動軍警對抗議民眾進行鎮壓,這引燃了沖突導火索,敘利亞內戰由此爆發。
內戰十幾年間,局勢紛亂難平,硝煙時起時休。敘利亞境內的反政府組織在此過程中不斷集結武裝力量,希望推翻阿薩德政權。美、英、法等多國站在反政府武裝一邊,多次對敘政府軍發起空襲。俄羅斯、伊朗及黎巴嫩真主黨等則為政府軍提供支持,敘境內動蕩局勢進一步加劇。據聯合國2021年統計數據,敘利亞內戰共造成35萬人死亡,660萬人流離失所,480萬人逃往他國。
11月27日,“沙姆解放組織”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在敘利亞西北部發起襲擊,一路勢如破竹:四天內拿下敘利亞第二大城市、此前敘利亞長期的商業中心阿勒頗,12月5日攻占哈馬,8日占領霍姆斯,并在幾小時后攻入大馬士革。媒體報道稱,節節敗退的政府軍可以說是直接將領土拱手讓人,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抵抗便兵敗如山倒。
由于目前阿薩德總統本人去向不明,反政府武裝方面表示,正在與阿薩德政權高層接觸,許多高層考慮逃離敘利亞。敘利亞總理賈拉利稱,“為了這個國家,我們向反對派伸出友好之手”,并表示希望反對派不要對普通國民造成傷害,未來將交給敘利亞人民挑選的政府。
“我們宣布大馬士革已擺脫暴君巴沙爾·阿薩德。”反政府武裝在聲明中表示,“黑暗時代”已經結束,“新的時代”即將開始。但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政治體系破碎、各方勢力紛繁復雜,未來的政治走向,目前來看仍不明朗。
(編輯:劉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