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11月以來,伴隨著理財凈值修復,權益市場略有降溫,理財產品市場規模重回增長區間,累計已超過30萬億元。
此前一段時間,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等相繼推出,股債“蹺蹺板”效應愈發明顯,理財規模出現一定收縮。
《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理財市場近期回升,主要是因為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行,投資者尋找安全穩健的替代產品。
同時,債市波動減少,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優勢愈發明顯。未來,理財規模或將穩步上升,主要因為股債雙牛的市場行情有望出現,推動理財產品規模擴張。此外,低利率環境下,理財產品吸引力上升。
債市企穩推動資金回流
近期,理財產品市場規模逐步提升。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理財存續規模總計約為30萬億元,相比10月末約提升6000億元,存續產品41005只。其中,現金管理類產品存續規模占比25.56%,固定收益類存續規模占比72.10%,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占比1.96%;權益類產品存續規模占比0.09%。
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告訴記者,11月以來理財規模重回增長區間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行,投資者尋找安全穩健的替代產品;二是理財產品凈值表現得到改善,吸引力提升;三是理財公司加大了營銷推廣力度。
中國銀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員李佩珈告訴記者,11月理財規模重回增長區間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債市波動減少。9月24日以來,一系列重大金融政策出臺,市場預期得到顯著提振。但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之下,債市波動明顯加大,部分理財產品遭遇贖回潮。這導致10月份理財產品規模相應下降,從9月23日至10月9日,10年國債回調13.31個BP(基點)。而10月中下旬以來,債市明顯企穩,并吸收理財資金重新入市。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在12月初突破2%這一歷史最低點,運行在1.95%左右水平。
第二,風險偏好回升。9月24日以來,股市大幅反彈,盡管經歷波動和調整,但當前各方預期和信心明顯修復,這使得居民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偏好回升,權益類理財產品配置比重或將趨于上升。Wind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銀行理財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為6.76%,較6月末的1.72%已明顯提高。
盡管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一定波動,但隨著政策利好頻出、股市企穩,債市也趨于穩定。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要大力提振消費”,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12月10日,市場出現股債雙牛行情,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國債市場現券期貨價格大漲。
某華北地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近期銀行理財售賣相對9月份較好,主要是因為存款利率下降及股債“蹺蹺板”效應減弱,債市穩定使得理財市場表現整體向好,對于客戶吸引力強化。
該人士向記者強調,存款利率下滑是重要因素之一。融360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0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268%,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471%,1年期平均利率為1.588%,2年期平均利率為1.701%,3年期平均利率為2.061%,5年期平均利率為2.027%。和上個月相比,各期限平均利率均大幅下跌,2年以下期限均下跌超過21BP,3年期下跌25.4 BP,5年期下跌23.6 BP。
同時,隨著銀行迎來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的下調,作為“攬儲利器”的大額存單利率也漸次下行至“1”字頭。融360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4年10月發行的大額存單,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524%,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71%,1年期平均利率為1.857%,2年期平均利率為2.023%,3年期平均利率為2.399%,5年期平均利率為2.51%。和上個月相比,大額存單各期限平均利率基本都下跌,3個月跌幅為7.15 BP,6個月跌幅為8.6 BP,1年跌幅為2.42 BP,2年期跌幅為4.92 BP,3年期跌幅為2.82 BP。
整體來看,LPR利率今年以來已壓降3次。近期,中小銀行利率逐步跟進國有大型銀行進行下調。分類來看,目前國有大型銀行存款利率各期限已經全面進入“1”字頭,股份制銀行只有3年和5年定期存款利率還在“2”以上,部分中小銀行中短期利率也已進入“1”字頭。上述銀行人士表示,銀行存款利率或有進一步下調空間,這將導致部分資金從存款涌向理財市場。
理財規模或進一步上升
具體分析11月的理財市場,從新發產品情況看,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新發產品數量達到2373款,比上個月增加245款。其中,開放式產品和封閉式產品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封閉式產品,其發行量占據了較大比重(1945款)。與之相對應的是,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均有所下滑,分別下跌了0.03和0.01個百分點。同期,含權類產品(權益類+混合類)新發情況回暖。全市場共新發了9款權益類理財產品,環比增加7款;新增發行52款混合類產品,環比增加23款。
普益標準研究員石書玥表示,含權類產品新發情況回暖,主要得益于權益市場的波動上行,以及權益市場展望的改善,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需求逐漸回升。此外,市場長端利率下行進一步提高了含權類產品的吸引力,促使更多資金流入此類產品。雖然當前含權類產品在整體市場中的比重仍較低,但隨著市場預期的回升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增加,含權類產品的發展潛力較大,未來有望繼續擴展。
從收益率來看,石書玥表示,11月固收類產品收益率繼續回升。理財公司存續的開放式固收類產品的近1月年化收益率平均為3.18%,環比上漲0.83個百分點。相比于前期,收益率的提升顯示出市場整體環境有所改善。產品到期量與兌付收益率上升。全市場到期理財產品的數量在本月也有所增加,總數為6356款。理財公司到期產品的平均兌付收益率為2.79%,雖然有所上升,但相較于業績比較基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李佩珈表示,展望2025年,理財產品市場規模有望穩步上升。一是低利率環境下,理財產品吸引力上升。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2025年貨幣政策將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這是時隔多年來的重大轉向,表明未來各類利率仍有大幅下降的可能性。相應地,存款利率也將同步下行,這使得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更高的競爭優勢上升,部分存款或將向理財市場分流。二是居民風險偏好回升。當前股市已迎來明顯反彈,未來在基本面和政策面雙輪驅動之下,股市結構性慢牛行情可期,這將推動居民風險偏好和投資預期不斷改善,更多資金或將流向權益類理財產品。例如,從政策面看,今年9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有利于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堵點,股票市場的投資吸引力上升,特別是一些低估息、高股息、強政策企業的投資價值上升。
楊海平表示,預計下一階段理財規模將穩步上升,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下,股債雙牛的市場行情有望出現,有利于理財產品規模擴張。其二,非持牌的中小銀行理財規模將壓降直至逐步退出,理財公司投研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策略響應能力得到持續提升,機制創新將進一步釋放其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