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外界不少人聲稱,俄烏沖突將在年底收尾,而最后的大贏家,注定是俄羅斯,就目前來看,的確有這種趨勢。
1、俄軍行動升級,普京對西方發出警告
據媒體消息稱,日前俄軍突然發起了新一輪的大轟炸,轟炸機剃頭式掠飛,傾瀉了大批導彈,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地鐵成為了許多市民的避風港。這個地下空間不再只是為了通勤服務,而是為了躲避戰爭的陰霾,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擠在這里,遠離俄羅斯新一輪轟炸的威脅。然而,盡管地鐵內尚有微弱的電力供應,卻顯然無法改變烏克蘭正面臨的嚴峻能源危機。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猛烈攻擊不僅僅限制在戰場上,更可怕的是對其民用設施,特別是能源基礎設施的持續打擊。
烏方報告中指出,包括盧茨克州、羅夫諾州、克羅佩夫尼茨基州等多個地區都在新一輪攻擊中遭受重創。這種對基礎設施的摧毀,不僅讓烏克蘭承受著停電和缺水之苦,更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基本運轉。
普京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峰會上毫不保留地展示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稱其擁有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及“口徑”巡航導彈。這不僅是對烏克蘭的展示,也是對北約與美國的一記警告。在他看來,西方國家間接卷入沖突,支持烏克蘭進行反擊,使得俄方不惜用更極端的手段來回應。
2、百萬居民斷電,烏克蘭人寒冬難熬
俄軍在此次攻擊中,摧毀了尼古拉耶夫州特里哈特基變電站、基洛沃格勒州肖斯塔科夫卡變電站等多個關鍵能源設施。這些攻擊不僅導致重大電力損失,還讓烏克蘭大部分城市陷入黑暗。
數據顯示,僅利沃夫、沃倫、羅夫諾州等地就有超過百萬居民斷電。在冬季來臨之際,沒有電力供應意味著沒有暖氣和熱水,這無疑將使普通民眾的生活陷入巨大困境。
這場戰爭的不利后果,也讓烏克蘭國內的情緒日益消沉。戰爭初期鼓舞人心的抵抗精神,正逐漸被殘酷的現實磨滅。過度依賴外援的事實,也讓烏克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表面上看,烏克蘭是一個獨立的抗爭者,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為美俄博弈的重要棋子。美國與北約的援助盡管表面上是為了支持烏克蘭的主權,但不可否認,這種援助帶有強烈的戰略意圖。
3、烏克蘭若戰敗,“瓜分潮”將來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利用對烏克蘭的經濟援助及武器供應,已開始為戰后的利益分配布局。烏克蘭不僅面臨著戰時的貧困與破壞,還不得不考慮如何償還巨額債務。對于美國而言,以稀土和礦產資源來作為抵押的想法,展現了其獅子大開口的霸權主義。
盡管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援助和物資的賬面價值難以企及資源本身的價值,但這并沒有阻止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準備從烏克蘭的災難中收回成本。
在這場持續不斷的戰爭中,烏克蘭的未來仍然懸而未決。隨著特朗普重新進入政治舞臺,華盛頓的對烏態度可能進一步加劇戰爭升級的風險。而北約的角色,尤其是在武裝沖突升級中的作用,將會繼續成為觀察焦點。
然而,俄羅斯似乎已經做好了面對更深層次沖突的準備。普京的強硬表態,顯示出俄方不畏懼進一步的軍事對峙。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烏克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提升自主修復能力,以及歐洲如何進一步加大援助力度,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