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和印度這倆中國的鄰居,最近因為稀土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印度在莫迪贏得大選進入3.0時代后,就惦記上了蒙古國的稀土,想繞開中國從蒙古國進口稀土等資源,而蒙古國呢,也積極響應,想把稀土賣給印度。
這倆國家為啥突然湊到一起了呢?其實啊,印度一直對咱中國有莫名的敵意,老想在各方面超過咱,還盲目自信,覺得中國能行的它也能行,甚至能比中國做得更好。而蒙古國呢,夾在中俄之間,本應是最安全的國家,可它卻不安分,總做著“第三鄰國”的夢,想和除中俄之外的國家勾搭勾搭,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增加和中俄交往的話語權。就這樣,有著共同目標的兩國一拍即合,開始謀劃稀土交易。
可這稀土要從蒙古國運到印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蒙古國被中俄夾在中間,想往外運東西,很難避開中俄兩國。蒙古國想了三條路,第一條是利用中國。第二條路是走俄羅斯,把稀土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運到海參崴港,再裝船南下運到印度。可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行,西伯利亞鐵路和海參崴港都老舊,冰凍期長,運輸成本高,而且俄羅斯自己也是資源大國,對稀土需求不高,蒙古國又付不起高運費,所以俄羅斯對這合作也沒啥興趣。
第三條路就更折騰了,蒙古國想通過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里海,途經伊朗和印度洋把稀土送到印度。這條路線雖然不用直接經過中俄,但蒙古國和哈薩克斯坦不接壤,中間隔著中俄的國境線,得征得中俄一方的同意。而且這一路經過多個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和通關協(xié)商都得費不少錢和精力,簡直就是個“燒錢計劃”。
蒙古國為啥非要這么執(zhí)著地向印度出口稀土呢?一方面,蒙古國太窮了呀,地理環(huán)境不好,畜牧業(yè)發(fā)展不穩(wěn)定,每年冬天牲畜都凍死不少,所以只能靠礦產資源出口來發(fā)展經濟。蒙古國的稀土資源豐富,而現(xiàn)代科技和工業(yè)發(fā)展對稀土的需求又大,所以蒙古國就想通過出口稀土換外匯,保障國民生活,推動國家經濟發(fā)展。另一方面,蒙古國不想過度依賴中國市場。雖然中國經濟發(fā)展快,對資源需求大,但蒙古國明白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想打造多樣化的出口市場,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
可蒙古國和印度似乎都忘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全球的稀土加工產業(yè)基本繞不開中國。咱中國的稀土儲量大,以前雖然加工技術不行,但在徐光憲院士和高小霞院士的努力下,稀土加工產業(yè)發(fā)展起來了,20世紀90年代產量就超過美國成了世界第一。美國競爭不過,把頂尖的稀土加工設備和知識產權賣給中國后退出了。現(xiàn)在,各國買回去稀土礦得經過復雜的提純工藝才能用,而這提純加工產業(yè)鏈基本都在中國手中。所以啊,蒙古國就算把稀土運到印度,也未必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兩國的稀土合作,更像是一場政治博弈,想拿稀土換國際籌碼。
再說了,蒙古國最近幾年一直想“走出去”,和歐美國家合作,但地理位置讓它很頭疼。之前試過空運出口,成本太貴搞不定,又來向中國求租港口,也沒成。路透社報道印度和蒙古國要達成礦產合作協(xié)議,可到現(xiàn)在也沒啥實質性成果,印度原定2024年7月從蒙古國進口焦煤,也因為運輸線路問題沒交貨。
其實,蒙古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和中俄合作才有好前景。咱中國一直倡導和俄蒙合作,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期間,中方還和俄羅斯總理、蒙古國總理舉行會晤,表示要增進互信,加強協(xié)調,推動三方合作走深走實,打造鄰國友好交往、互利共贏的典范。俄蒙兩方也表示愿意攜手合作,加快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
蒙古國啊,還是得認清現(xiàn)實,別再眼高手低,搞那些不切實際的“第三鄰國”夢了。和中俄好好合作,共同發(fā)展,才是正道。要是繼續(xù)折騰,得罪了中俄,以后的處境可就危險了。咱都在一個地球上,鄰里之間還是要互相幫助,共同發(fā)展,這樣大家才能都過上好日子呀。少一些對抗,多一些合作,對誰都好,你說是不是?蒙古國可得好好想想,別再走錯路啦。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